昨天看到有專家說:現在女性的平均壽命有90歲,所以女性的退休年齡應該延遲到60歲。看到這個的時候真的突然理解網友說的“現在專家的建議你只要反著來就對了”,確實如此是如此,每次到小區走一走,基本上都是老人幫帶孩子。
吐槽下,回到今天的話題,現在老人幫帶孩子是越來越多家庭的選擇。麗麗家也是這樣,自從有了二胎以後,婆婆就一直過來幫他們帶孩子。不過過年期間公公不慎摔倒了,把腿摔斷了。
沒有老人的幫忙,麗麗一家就亂了,二寶才10個多月,大寶也還沒有開學,完全就離不開人。麗麗夫妻倆輪流請假在家照顧孩子,可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,麗麗說這樣下去,怕自己和老公的工作都保不住。
麗麗老公就提議讓孩子姥姥過來幫忙帶,麗麗說讓要自己媽媽過來幫忙帶可以,但是每個月要給她3000元作為補貼。麗麗老公聽到這裡就不願意了“為什麼我媽來帶孩子就是要義務,而孩子姥姥來帶就要給錢了”?
麗麗回懟“那能一樣?我媽雖然退休了,但是她現在還有做事,每個月都有額外收入補貼家用。現在跑這麼遠過來幫忙,她人生地不熟不說,我們不給點錢,我嫂子那邊怎麼說得過去。再說孩子是跟你們姓,每次逢年過節怎麼都要先回你們家。而且以後你媽老了病了,主要靠我們照顧,而我媽他們要病了,主要靠我哥我嫂子,你說能一樣”?
麗麗的話糙理不糙,其實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,孫子和外孫還是有差別。奶奶帶孫子是家庭內部的延續,有時候更被認定為一種義務和責任,而姥姥就不一樣了,姥姥帶外孫更多時候是幫襯。
“家有一老如有一寶”,現在這個社會,對於年輕人來說,不管是奶奶還是姥姥幫忙,都是一種幸運,畢竟這是很多職場父母能夠安心上班的基本保障之一。不過來帶來便利的同時,也會有一些隔代育兒矛盾,那麼有老人幫帶的家庭我們要注意什麼?
老人帶孩子是情分,不是本分
作為一個“兒女雙全”的二胎媽媽,我曾經也問過自己老了願意給他們帶孩子?別說,我心裡第一反應就是一百個不願意。自己帶過孩子的都不懂得帶孩子有多累!
老了老了又來一場輪迴,加上那時候的年紀跟精力,想想都後怕!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”,現在很多老人過來幫子女帶孩子真的是情分,而不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。
所以,對於隔代育兒,首先擺正心態,理解他們的不容易,遇到問題多溝通少指責,那麼家庭的矛盾自然也會減少!
以身作則讓自己成為影響孩子最大的人
婆媳矛盾,隔代育兒問題有時候就像個老疙瘩,怎麼都治不了。我們看到很多隔代育兒的問題:孩子嬌慣、沒有規矩、行為習慣差………
可是這些問題的背後全部都是老人的問題?為什麼孩子只學老人的“壞”,不學你的“好”呢?我們是否該反思下?
是不是有了老人幫忙以後,你就做一個“甩手掌櫃”,平時忙於工作,回家沉迷於手機。陪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或者是“假”陪伴,以至於孩子跟你一點都不親,更別說聽你的了。
依戀理論創始人約翰·鮑比認為,一個人童年時對父母的依戀可能是最強烈的。
但是如果把孩子全然交給長輩,孩子就會把這種依戀情感轉接到長輩那裡,自然也就和長輩更親,更願意“聽”他們的話。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路上影響最大的人,不管平時再忙,也要抽出固定的時間,放下手機和工作,全心全意陪伴孩子,用你的觀念影響孩子!
育兒分歧,如何溝通減少矛盾?
不管平時婆媳或者母女關係再好,再遇到孩子教育的問題時,總會有一些矛盾。那麼在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該如何和老人溝通。首先要堅持一個原則:小問題睜隻眼閉隻眼,大問題絕不容忍。其次就是要注意溝通方式。
如果是婆婆最好讓老公去說,畢竟人家親兒子,老人更願意聽也不更不容易生氣。
其次態度要好,不要你一上來就指責。對老人多點感激,在適當的時候說出問題所在。
另外我們可以“利用專業人士”說事,比如孩子餵養問題,可以把醫生的話轉述給老人。或者給老人看些權威專業的育兒知識,潛移默化去影響他們的觀念。
寫在最後
不管是老人幫忙還是自己帶孩子,我們的孩子只能是更好,不可能是十全十美。要知道快樂和諧的家庭氛圍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營養液,是他們健康成長的保障!
(圖片來自網路,侵權聯絡刪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