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編輯:澹遲智淵
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應該記得一個有趣的場景,古人在外付錢時總是直接從袖子裡掏銀子,或收納物品的時也直接放進袖子裡。
他們寬大的袖子好像一個百寶箱,可以容納萬物。
那麼古人的袖子裡究竟藏著怎樣的機關,可以放下這麼多東西呢?古人袖中最常放的東西有哪些呢?
古人為何要將袖子作為口袋?
古人的服裝如果像現代人一樣,袖子貼身或者很輕薄,那根本沒有辦法存放東西。
而他們之所以能將袖子作為口袋,也和他們的服裝款式密不可分。
在我們常規的認知中,古人常常穿著寬大的袍子,很多重要信件和細軟也都是貼身收藏。
因為古人日常出行是不會揹包的,在衣服外面也不會特意製作口袋,所以很多重要物品只能藏在衣服內部。
在近幾年興起的漢服熱潮中,我們很清楚地看到,這些傳統服飾都有一個共同特點,就是衣袂飄飄,袖子的尺寸非常寬大。
但實際上不少底層民眾的衣服用料非常少,短袖甚至背心都時有出現,能穿寬袖大袍的人基本都是有一定社會地位或物質基礎的,比如讀書人,貴族或官員。
也正是這些有錢有閒階級,才發明了用袖子存放貼身物件的方法。
後面的介紹我們就會提到,古人究竟在袖子裡放了些什麼,你會更理解為何底層百姓和農民不需要這樣的服飾。
回到正題,古人的傳統服飾被統稱為“漢服”並不是特指漢代的服飾,而是漢人的服飾。
雖然我們的傳統服飾根據朝代的不同各有特色,但寬袖大袍這個款式在很多朝代都非常流行。
先秦時期因為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,從天子到百姓為了節省布料,袖子的口子都開得不大。
而隨著時代的發展,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審美水平和消費實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衣服的袖口就越做越大。
寬大的袖口不僅顯得更加氣質飄逸,也能凸顯出穿者的身份地位,正如前文所述,底層勞動者是沒機會穿這種衣服的。
這種透過衣服長短來區分階級的習慣,甚至在近代都時有出現,比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,即使淪落為乞丐,也要穿著讀書人的長衫來撐面子,自動和穿短打的苦力拉開距離。
漢代就不必說了,最典型的款式就是曲裾深衣,衣服的袖子可以垂到膝蓋以下。
到了宋明時代,國家直接規定以袖子的尺寸來界定階級地位,袖口越大地位越高。在爆火的古裝劇《知否》中,就能看到官員的朝服都有長長的袖口。
寬袖大袍中的秘密——荷包
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,寬大的袖子是最方便存放和拿取物品的,久而久之古人就養成了將重要物品放在袖子中的習慣。
他們會在袖子中縫製一些小“機關”,或者直接將荷包裝在袖子裡或佩戴在腰上。
古代的荷包有幾個功能,最主要的兩種就是香袋和錢包,荷包作為香袋,存放在袖中可以起到薰香的作用,所以這種荷包又被叫做“香囊”“香包”或“容臭”。
春秋戰國時期,民間已經逐漸出現了佩戴荷包的風俗,他們將可以驅蚊的草藥裝進荷包中佩戴在身上。
在《詩經》中就有類似的記載,比如那句“乃裹餱糧,於橐於囊”,這裡的“橐”和“囊”都是指隨身攜帶的口袋。
古人會用非常精美的工藝裝飾香囊,比如用金銀絲線來縫製,後來還出現了更加精緻的金銀鏤空的金屬香囊。
在古人眼中,佩戴荷包不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,還是一種禮儀的象徵。
《禮記》中就提到,男子要隨身佩戴革制的囊袋,女子則要佩戴絲質的,而官員在穿著官服上朝和辦公時,也要佩戴荷包。
在唐代,人們用不同材質的荷包來象徵不同的身份和地位,《晉書》中也提到尚書要佩戴紫色的荷包,還要專門露出衣服讓人看到,以此來彰顯官階和威儀。
而作為錢袋的荷包則更加常見,在這種替代錢包和公文包的荷包中,古人不僅可以存放錢幣,還會把鑰匙、印章放進去,有的甚至還會將私密物件存放在荷包中,可以隨時觀看把玩。
《甄嬛傳》中就有一幕,在皇帝的家宴上,喝醉酒的果郡王不慎將自己的荷包掉落出來,皇帝從中發現了一些乾花,最要命的是還發現了甄嬛的人物剪紙,最後引發了一場亂點鴛鴦的鬧劇。
由此可見古人將荷包視為非常私密的物件,一般不會輕易向人展示,所以必須隨身攜帶,而藏在袖子裡或內衣中是最安全的。
古人袖口的獨特設計
除了直接放荷包之外,古人還會在袖子裡縫製內袋。
從古代服裝的平面圖可以清楚地看到,古人的袖子是一個喇叭形狀,越接近身體和腋下的部位越窄,越靠近手臂手掌的地方越寬。
古人的內袋就縫製手肘偏內的地方,古人對於口袋的定義是“三面縫起,一端開口”,開口處就是他們收納東西的入口。
因為內袋距身體較近,走動的時候即使擺動幅度較大,東西也不會輕易掉出來。
古人的袖子還有個小秘密,就是外觀看上去手腕處的袖口非常寬大,其實裡面有一層是向內收攏封起來的,也就是說實際袖口的寬度只有外觀看到的1/5。
袖子本身就是一個寬大的口袋,因為收口處很窄小,東西放進去也不會掉出來。現代僧人正裝穿著的袈裟,在古代叫做“海青”,它的設計也是用了這種內部收窄的袖口。
看到這裡你也許要問,古人的袖子這麼大,他們會裝一些什麼東西呢?
我們說過古人日常出行不會揹包,貼身物品會裝在袖袋中,所以他們根本不會帶過重過多的東西,都是一些輕便小巧的物件,如銀票、信封、手帕、荷包等。
如果出遠門,古人還是會用包裹裝載行李,古人的褡褳就是他們的行李箱,較重的乾糧、換洗的衣物等都是裝在褡褳中。
正是因為古代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,才會在袖中存放物品,加上他們走路的姿勢非常斯文,所以塞在袖中的東西一般不會掉出來,甚至比放在其他地方更安全。
參考資料
《古人在袖子放東西為何不會掉出來》——光明網
《古人衣袖裡暗藏玄機》——中國知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