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,解放軍以28天的出擊速度,迅速“懲戒”越南“白眼狼”。以絕對的優勢打出了中國國威,打出了軍威。彼時,心有不服的越軍也不得不感嘆:中國軍隊太能打了。
據悉,國防部戰略研究所前副所長阮洪軍少將在接受kienthuc採訪時,稱79年中越邊境戰,中國軍隊以60萬大軍和大量彈藥,向越南整個北部邊境採用“人海戰術”發動火力攻擊,戰術的運用令越軍難以預測。
他評價中國軍隊在作戰過程中訓練有素,紀律嚴明,反擊這樣的軍隊絕非易事。不過,卻指出在作戰中有一支部隊缺乏訓練、沒有鬥志,甚至沒配武器,毫無戰鬥力紀律性可言。
一、中國軍隊“人海戰術”真相
1979年2月17日,中國解放軍以東西兩線分別從廣西、雲南出發,共投入9個軍、29個步兵師、2個炮兵師,約55萬兵力對越南打響自衛反擊戰。其中加上民兵,後勤部署約30萬兵力駐守於邊境。
短短16天的時間,中國軍隊勢如破竹,攻陷老街、高平、同登等地。中國軍隊的快速出擊,令越軍還沒有反應過來,就丟掉了部分重鎮。隨著河內門戶,諒山的攻陷。越軍才意識到中國解放軍的戰鬥實力,已經今非昔比。
面對中國軍隊的愈戰愈勇,越南當局卻狡辯的對外宣稱:中國軍隊採用“人海戰術”攻打自己10萬兵力,勝之不武。
時任43軍副軍長地張萬年卻提出不同看法,並針對所謂的“人海戰術”進行駁斥。
張萬年軍長表示,越軍對於我軍集中兵力搞“人海戰術”的言論完全是汙衊。這完全是扭曲、歪曲解放軍作戰戰術精髓,誤以為集中兵力就是搞“人海戰術”,實際是完全錯誤的認知。
張萬年軍長表示,不論是面對敵我裝備力量懸殊的日軍,還是面對曾經“拜師學藝”的越南。解放軍從來不曾懼怕,也沒有必要採用“人海戰術”,也堅決不會將士兵推向戰場“以量取勝”。不過,集中優勢兵力,對抗敵人,是我軍一貫的指導思想,這也是我軍殲敵的戰術之一。
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後,中國出動一線兵力22.5萬人進入越南境內,但是從當時越南全民皆兵的盛況比較,中越之間的兵力對比並沒有懸殊太大。據悉,越南投入6個步兵師、16個地方團、4個炮兵團,總兵力約10萬人應戰。再加上民兵力量,越南在人員數量上劣勢並不大,且越軍是本土作戰。
眾所周知,越南境內陷阱、障礙物、坑道、地雷比比皆是,如果我軍不做好充足的準備,很難知己知彼。
事實上,不只是敵人有這種認知,就連我軍內部,很多同志也誤以為此次作戰是採用了“人海戰術”。然而,“集中兵力”與“人海戰術”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。後者依靠的是人多力量大,戰術忽略一旁。而前者卻是集中優勢兵力,採取靈活運用的戰略戰術,集中兵力,直搗黃龍。
對越反擊戰前,越南從中國拜師學藝,自以為很瞭解中國作戰手法,對游擊戰、穿插戰、迂迴兩翼戰十分熟悉,面對解放軍的正面攻擊,越軍選擇分散開來,然後等到解放軍放棄攻擊時,又捲土重來。對此,我軍巧妙的運用了這一戰術,化整為零,從零為整,不斷演變,集中優勢兵力將敵人一網打盡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我軍不死守強調一個戰術應用,而是善於利用地形地物,善於組織兵力兵器,根據當下敵情作出詳細部署。
在越軍看來,中國軍隊集中兵力、隊形密集,是“人海戰術”的一大缺陷。認為中國軍隊雖然規模龐大、裝備齊全,但它消耗生命力的速度非常快,不適合現代戰爭。
越軍少將阮洪軍分析79年中越戰爭時表示:越北邊境戰,中國在戰術上有所改進,更加有條理,火力要求更加細緻,人員裝備齊全,紀律嚴明,炮兵和步兵訓練有素。
雖然阮洪軍不願意承認,中國軍隊的“人海戰術”,更加傾向於集中優勢兵力,發揮最大戰略部署。但是也意識到,對越反擊戰,中國在軍事上的部署已經有了很大變化。
針對中越對戰初期,解放軍傷亡巨大原因分析,一是對越軍作戰特點的不瞭解,二是兵力較多隊形密集,三是新兵蛋子多,四是有軍隊上下存在輕敵思想,從而造成我軍前期傷亡巨大。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同時,我軍也立即下令部署,採取小群多路戰術,有效減少了整體傷亡。
因此,造成我軍前期傷亡巨大的原因,並非採用了“人海戰術”,這種謠言,應該制止。
二、新兵上戰場
雖然越軍少將阮洪軍對中國軍隊的戰術運用給予肯定,但是卻提到,中國軍隊有“一支”部隊在作戰中裝備很差、缺乏訓練,鬆散沒紀律,有的連武器都沒有,這“支”部隊也是中國軍隊傷亡主力。
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?
發起對越反擊戰之前,駐紮在廣西、雲南方向的主要兵力為廣州軍區。這些部隊由司令員許世友將軍統一指揮。然而,經過戰前的統計,大部分陸軍部隊有21個是乙種師,根本無法達到作戰目的。
為了快速擴充軍隊,戰前上級下令進行臨時擴編,所以每個乙種師需要補充5000人左右,除了臨時調來的部分老兵,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從新兵當中選拔。而這些新兵大部隊都來自於1978年冬季徵兵,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剛剛入伍沒有幾個月的新兵蛋子。
1979年2月17日,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,時間倉促,這些新兵入伍後,除了訓練一些基本的原地踏步,不少連槍和手榴彈都沒摸過。
在戰前一個月內,部隊象徵性的採取了臨戰訓練,但是也就是象徵性的打了幾次靶,真正的實彈演習還是在戰場上。
實戰中,新兵的傷亡率本來就高,在加上訓練不足,就連一些老兵也沒有叢林作戰經驗,導致部分新兵根本跟不上部隊節奏和指揮,初期戰場上,一旦出現槍聲,往往讓他們驚慌失措,有的新兵更是在慌亂中四處亂竄。
值得注意的是,作為新兵有對戰爭的恐懼,這是人之常情。畢竟沒人不怕死,特別是剛入伍不久的新兵蛋子,不過,新兵們雖然害怕,但是所有人都沒有退縮,也沒有逃兵產生。
在戰後的傷亡統計中,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《對越自衛反擊戰作戰工作總結》中,越軍正規軍傷亡達50000人左右,而中國解放軍傷亡約2.8萬人左右。可以說,按照22.5萬人一線入境作戰比例,解放軍傷亡比例要比越軍低很多。
我軍傷亡絕大多數是在中越作戰初期,各部隊並不熟悉越南地形、戰略部署等多方面因素,導致我軍傷亡人員較多。隨著戰略戰術的及時調整,新兵們對戰場的熟悉,後期雙方作戰,我軍幾乎很少出現大的傷亡。
作為戰爭初期出現的不盡人意戰況,確實與我軍本身存在很大因素,特別是日常訓練中,戰士們訓練意識薄弱、武器不合格等原因,都影響著作戰雙方的較量。對於這個問題,在戰後總結中,我軍也提出許多建議,對如何提高更加正規化的軍事力量和武器裝備,進行了部署。
至於越軍少將的評價,部分確實很客觀,戰場上鍛鍊新兵,提高我軍整體戰鬥力,在當時屬於無奈之舉。雖然此次絕大多數新兵與越軍王牌軍團對抗,絲毫沒有恐懼,但是傷亡,尤其是前期傷亡確實很大。
在武器和軍事素質方面,新兵無法與老兵相比,但是他們不懼敵人,敢於和敵人廝殺的勇氣已經非常值得令人尊敬。
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,大量的新兵上戰場,由於沒有戰鬥經驗,在戰場中很容易犧牲。而隨著戰鬥的持續,戰士們逐漸的適應,並開始積極總結戰鬥經驗。到最後越軍反而被我軍壓著狠狠打,而我軍傷亡也逐漸減少。
對越自衛反擊戰,已經過去40多年,每當提起,外界總是認為中國軍隊“牛刀殺雞”策略,勝之不武,利用“人海戰術”壓倒性的打破越南人的霸權美夢。
事實上,戰場上戰術的運用是隨機應變的,所謂的“人海戰術”在炮火之下,根本沒有任何勝算。我軍集中優勢兵力,撥亂反正,上交了一份滿意答卷,不僅勝利達成目標,而且也讓越南人看明白,中國的作戰戰術並非一成不變,想要研究透徹,估計還要再學習個幾十年!